首页 > 基层党建 > 远程教育 > 远教动态
黔西南远教“三个到位”积极服务抗旱救灾
  作者: 黔西南远程办 信息来源: 黔西南远程办 发布时间: 2013-08-16 点击数:
{ 字号: }
  

宣传引导到位 学习培训到位 服务指导到位

黔西南远教“三个到位”积极服务抗旱救灾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大部分地区发生大规模旱情,全州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等级为中旱以上,其中:贞丰为特旱,望谟、册亨东部、兴仁东部和安龙东部为重旱,其他区域为轻-中旱。面对严峻的旱情,黔西南州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多举措为群众解难排忧,确保“三个到位”,积极服务抗旱救灾工作。

宣传引导到位 增强群众信心

    紧密结合群众教育、四帮四促、抗旱保苗、同步小康等行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在基层党员群众中广泛开展抗旱教育、抗旱动员等宣传活动,让党员群众充分认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群众抗旱救灾的信心。一是在黔西南远程教育网开辟了“抗旱救灾”专栏,及时发布中央、省、州党委政府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部署、积极措施、进展情况以及各种惠农政策,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抗旱救灾、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增强党员干部群众抗击灾害和发展生产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利用远教网站、远教上手机平台大力宣传全州干部群众在抗旱保民生、保秋收、保增长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励和引导广大党员群众以先进典型人物为榜样,积极投身抗旱保生产行动;三是通过远程教育上手机平台信息发布快、覆盖面广的优势,同步与远教网发布工作动态、气象信息、防火宣传等信息,确保宣传到人。同时,依托手机平台信息反馈功能,加强基层与上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确保旱情信息第一时间得到有效传递。

学习培训到位 强化自救能力

    以抗旱救灾为重点学习内容,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和远程教育上手机服务平台开展抗旱知识学习培训,增强农民群众抗击旱灾、开展生产自救的能力。一是将涉及抗旱救灾、秋耕生产、森林防火、溶洞取水、一氧化碳防范、节水保水等群众关心的急需了解的知识临时增列入教学计划内容,由各站点根据实际灵活选择集中学习、自助点学、教学辅导、田间培训等多种方式,坚持以保障群众的人身安全为重点,按照有关业务、技术指导部门的意见,广泛开展学习培训,科学、合理的开展生产自救。截止目前,全州共开展抗旱教学培训300余次。二是多渠道收集下载《旱作节水农业》、《森林防火警钟长鸣》等课件发布到课件资源库,采取刻录光盘、在手机平台发布等方式,供各站点和群众下载组织学习。三是加强旱作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升群众种植技术,增强作物抗旱能力。注重加大病虫害防治类的培训,帮助群众最大限度减少大旱期间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安龙县戈塘镇面对旱情,积极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带领群众学习和推广水量较少的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全镇5100亩烤烟长势喜人,预计可收购烤烟11000担以上,产值可望达到1200万元以上。四是积极开展经验交流活动,组织群众通过集中学习、现场参观、手机反馈等方式交流抗旱自救经验。

服务指导到位 提升帮扶水平

    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作用,加强一线指导,整合资源实现抗旱。联合水利、农业、气象等涉农部门,选派技术精、会管理、熟悉农村工作的农技专家和技术人员,协同当地党委、政府指导抗旱相关工作,进村入户帮助寻找水源,加强对绝收地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动员农民群众对因干旱而无法移栽的旱地、水田进行改种。同时积极组织救灾队伍,利用运水车和移动抽水设备,为干旱地区送水和浇灌,有效缓解旱情。如贞丰县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三支”队伍的优势,积极组织200人组成抗旱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组,帮助群众寻找水源17个,采取滴灌或浇灌等方式抗旱保苗,动员群众因地制宜调整秋季种植计划,种植甘蔗、小麦等农作物1500余亩,力争“大季损失、小季补”。同时,还充分利用远程教育手机平台,积极动员群众参加农业保险,尽量给群众减少损失,确保农民减产不减收。

 

上一篇: 创新远教服务模式 助推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篇: 整合远程教育资源 助推老年事业发展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兴义市人民政府金州广播网黔西南州人才网黔西南电台中国金州行贵州人事考试信息网
中国政府网贵州省人民政府黔西南州人民政府贵州省委组织部中共贵州省直属机关工委兴义市人民政府兴仁县人民政府安龙县人民政府贞丰县人民政府普安县人民政府
晴隆县人民政府册亨县人民政府望谟县人民政府金州选调生普安县组织工作网晴隆县组织工作网册亨组织工作网干部在线学习平台黔西南政法网黔西南州人才网
黔西南州组织工作  Copyright @ 2012-2015 qxnzzb.gov.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中共黔西南州州委组织部  地址:贵州省兴义市遵义路5号
网络及技术支持:兴义之窗、金州在线网站 后台管理
网站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