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抓住春节期间在外出流动党员大量返乡的有利时机,深入开展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四个一”活动,扎实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让他们既感受到温暖、又受到教育,也激发他们创业热情。
“点对点”调查,完善一本流动党员台账。春节前夕,县委组织部专门下发《关于在春节期间加强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通知》文件,要求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加强对所辖范围内各支部的流入、流出党员的联系,以支部为单位,指定专人“点对点”采取调查、发函、走访、核实等方式进行全面排查,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都能见上面或通上电话,动态掌握每一名流动党员的情况。对尚未返乡和已返乡、年后继续流出和留在本乡创业的流动党员以及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及时登记在册,全面摸清他们的分布、数量变化、流向、工作生活等情况,建立健全一套信息完善的流动党员台账,确保流动党员信息不重不错不漏,为加强经常性的教育管理和建立流动党支部奠定了基础。经排查,全县有流动党员439名,其中跨省流出党员241人,省内跨县流出党员195人,跨县流入党员3名(贵阳市白云区)。
“心连心”互动,开展一次“三送”活动。开展“送温暖”活动,以“四项统筹工作”活动为契机,走访慰问返乡过春节的流动党员和不返乡过年的流动党员家属,对不返乡过年的流动党员,通过寄慰问信、发贺卡、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开展“送服务”活动,利用走访慰问之机,主动上门,进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和《流动党员联系卡》的查验和补发工作,深入了解流动党员的创业就业意向和存在的困难,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开展“送教育”活动,依托覆盖全县的远程教育站点和新农村党校资源,组织回乡流动党员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州委六届二次全会精神及国发2号文件精神、党性教育以及农村实用技能等方面内容,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党性修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在坡脚乡、龙山镇开设了新春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请党校教师专门为返乡的入党积极分子上课,共计108人参加了培训。
“面对面”交流,组织一次新春座谈会。自1月26日以来,全县以乡(镇、街道)党(工)委为单位,先后召开以“交流致富经验、提供致富信息、拓宽致富门路”为主题的流动党员联欢会、恳谈会、创业经验交流会、茶话会等17场次,向流动党员通报家乡发展思路与规划、家乡发展与建设等情况,让流动党员对家乡有一个更深的了解;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流动党员活动日等形式,组织流动党员献计献策活动,让流动党员畅谈创业经验,介绍外面的发展形势,向流动党员征求科学发展的良计,请他们提供招商引资信息,动员他们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积极引导走上致富之路的流动党员,积极参与本地公益事业,通过捐资捐物为家乡建设作贡献、为困难群众办实事,努力树立流动党员的良好形象。县委组织部下基层干部与坡脚乡福建安溪流动党支部返乡过年的流动党员进行了春节座谈,一起探讨流动党支部建设、发挥流动党员作用、流动党员管理等问题,取得良好效果。春节期间,全县共征集意见建议125条,提供招商引资信息18条。
“手牵手”创业,组建一条“两地”帮扶链。一是积极开展与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的结对联系,采取定人定责的方式,与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予以帮扶关爱,让他们能够安心创业。同时,在结对帮扶中,培养与发现优秀青年,积极做好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充实党员队伍,保持党的活力。二是各支部党组织负责人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开展一次行前教育活动,主动找他们进行一次谈心教育活动。激励他们外出后要做到“三个一”(即:留乡创业带动一批、广泛联系带出一批、想方设法带回一批。),不断强化流动党员“在外不忘家乡,富了不忘乡亲”的意识。新桥镇荷花村返乡党员吴朝江、吴朝洪等4人在广东打工时学会了竹鼠、野鸡、珍珠鸡、肉鸽等特种饲养技术,回乡创办特种养殖场带动乡亲致富。三是开展流动党员与外出务工人员的结对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带头和帮带作用,通过建立“一帮一”或“多帮一”的联系网络,让他们能够在外携手创业。目前,已有34名优秀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新发展外出务工党员9名。